威尼斯(569-WnsVIP)游戏官网-Venetian Platform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理论学习 > 正文

“农民院士”朱有勇: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2020-04-23 10:11:48

  在美丽的云南西部边陲,有一个拉祜族同胞聚居的县域——澜沧。因为地处偏远,这里的乡亲们祖祖辈辈处在深度贫困之中。几年前,中国工程院院士、植物病理学专家朱有勇来到这里,和少数民族同胞一起向贫穷宣战。眼下,朱有勇带领乡亲们种植的700多吨土豆丰收了,受疫情影响,传统销售渠道没有完全恢复,很多人担心土豆卖不出去。

  4月7日下午,长期驻扎在澜沧扶贫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走进直播间当起“网络主播”,为自己引进并带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冬季马铃薯代言。

  在田间地头,朱有勇面对镜头卖力地宣传着:“为什么这里能产出这么好的土豆?因为昼夜温差大,阳光足,雨水少,所以这里的土豆质量好、产量高……”

  朱院士的实力“带货”吸引了上百万网友参与其中,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当天挖出的25吨土豆被抢购一空。

  朱有勇和澜沧的结缘还要回溯到2015年。那一年,中国工程院确定澜沧县为院士专家科技扶贫点。朱有勇第一次来到澜沧县蒿枝坝村考察,就被乡亲们的生活现状震撼了。朱有勇说:“村民家里面就几袋苞谷,一个生火做饭的三脚架,有张床,养一只猪、一只鸡,这就是他的全部家当。大山里的农民,特别是这些‘直过民族’还这么穷,确实心里感到非常的亏欠。”

  作为著名的植物病理学家,朱有勇这些年著作等身、获奖无数,但眼前的一切让朱有勇开始反思自己的科研治学道路。

  他说:“我们长期把聚焦点都放在了论文的发表和科研成果奖项。作为一个党培养的科技人员,我应该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科技成果转化给我们广大的人民群众。”

  朱有勇决心把蒿枝坝作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突破点。他带着云南农业大学的科研团队,14次往返蒿枝坝,走进田间地头、深山密林,开展实地调研。朱有勇发现,澜沧的冬天没有霜冻期,但土地大都处于闲置状态。怎样把冬季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呢?综合考虑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朱有勇提出,种植冬季马铃薯。

  朱有勇介绍说:“冬季马铃薯这个是见效最快的。大概一个冬天以一亩地计算,老百姓忙活100天,至少可以有5000到7000元的收入。”

  朱有勇研究改良的冬季马铃薯品种,能有效抑制病虫害,减少60%的农药用量,同时大幅度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但种植计划刚提出时,村民却反应冷淡,大家不愿冒险在冬季种土豆。朱有勇决定,先给大家做个示范。

  谈起当时朱院士的行动,云南农业大学教授李炎说:“他自己拉着线,自己挖地,自己起墒、起垄。”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院长朱书生,起初对朱院士的做法很是不解:“晒得黑漆漆的,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干,整整干两个多星期才种上。我们都想,找人来干得了,扶贫到时候利益给他们不就是了?朱院士说,我们来扶贫的目的就是带动他一起,让他从不相信我们,到他有收成完全接受,相信这个过程就是一个相当于扶贫、扶志的一个过程。”

  转眼几个月过去,朱有勇种出的土豆获得了大丰收,亩产3吨多,最大的土豆超过两公斤。这下乡亲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一年后,上千亩的冬季土豆再次丰收,每亩收益近万元。

  村民马正发说:“赚钱也不是那么难的,像我今年要种二十亩地,我最少能赚到10万块。”

  戴着草帽、穿着胶鞋,穿梭在田间地头,几年来,朱有勇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拉祜族同胞的脱贫事业中。

  竹塘乡老山寨村也是朱有勇的一个扶贫示范点。这里有着近百万亩退耕还林种植的丝毛松林,但却不能产生直接效益。朱有勇结合自己的科研成果提出,在松树下种植中草药三七。

  朱有勇介绍说:“第一不征地,第二成本低,省去了农药化肥,农民可以一年一户人家有2万多块钱的收入,按现在的标准,就全都脱贫了。”

  林下种植三七,松针腐烂后可以为三七提供营养源,而三七可以抑制林间病虫害的发生。朱有勇把这项评估价值数亿元的种植技术无偿分享给了澜沧的贫困乡亲。

  对于他的做法很多人不解,但朱有勇说:“我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用好的、健康的环保的技术,去取代传统的农药化肥用得多的这种产业,这是我的初心。”

  2019年10月份,林下有机三七第一次收获,田间竞卖每公斤最高售价8400元,每亩最高产值达40万元。

  拉祜族作为一个“直过民族”,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在脱贫作物种植形成规模后,朱有勇发现,乡亲们开拓市场的意识还很欠缺。两年前,他开始探索尝试品牌营销、网络营销。

  2018年3月,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朱有勇把一袋澜沧土豆带到了“代表通道”。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2019年,澜沧县冬季土豆种植面积17000亩,林下三七种植9727亩。澜沧县贫困发生率已经从2015年的41.17%下降到2019年底的1.61%,贫困人口从16.67万下降到6909人。朱有勇说,自己的使命还没有完成。他要让更多的科研成果在滇西扎根,让这片绿水青山真正变为金山银山。 “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做好我们的脱贫攻坚工作,保证我们的脱贫攻坚工作保质保量完成,让我们的澜沧真正脱贫,让我们的拉祜族群众跟全国人民一道富裕起来。”

  2019年12月,朱有勇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了解更多细节,请登录《共产党员》电视栏目专题网页点击收看。